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对伟大建党精神作出重要论述不仅为新时代深入阐释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还对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提供了重要启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取得辉煌成就的精神力量“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等基本问题。同时也对我们未来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继续前进给出了有力回应,为新时代赓续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3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2周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火红七月映初心,建党精神励新程。为继承和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扎实开展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国内多所高校、科研机构、机关单位、社会团体等分别开展了庆祝建党102周年朗诵会、红歌会、优秀党员表彰大会、红色研学等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全面理解伟大建党精神是党的“精神之源”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对伟大建党精神内涵的全面、深刻、准确的阐释,为我们认识、学习、研究、宣传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指明了方向。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党之魂。20世纪20年代,伟大建党精神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而形成,从时间上来看,伟大建党精神处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头位序,具有独特的历史象征地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戴立兴提出,伟大建党精神被称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源是因为,它不仅具有独特的历史象征地位,还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初心使命、鲜明品格和政治品质。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反映了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整体精神品格,是贯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一条红线,蕴含了后续各种伟大精神的“基因”。
伟大建党精神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精神密码”。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内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质和宗旨本色,是我们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来源。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柴尚金认为,伟大建党精神源于马克思主义及其革命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累的伟大民族精神,不仅为我们建设一个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提供了深厚滋养,还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我们党百年历史充分证明,在中国只有发扬伟大建党精神,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空前激发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总源头、总钥匙。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都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延续和展开,与伟大建党精神一脉相承。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蔡文成告诉记者,伟大建党精神生动诠释了党的宗旨、性质,深刻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意志和政治本色,奠定了党的精神基调,滋养了党的一系列伟大精神。它是党的伟大精神的高度凝练,虽然党的一系列伟大精神在具体内容、科学内涵等方面各有侧重点,但是其都具有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内涵,均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精神品质。
准确把握伟大建党精神和党的精神谱系的关系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党无精神不兴。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从伟大建党精神这一源头出发,在长期奋斗中形成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等一系列伟大精神,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民族精神注入了新内涵、开辟了新境界。
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源和流的关系。柴尚金表示,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理想信念、根本宗旨、政治品格、优良作风的集中概括和生动呈现,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源。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均源自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两个结合”的产物,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
伟大建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两者之间不仅是源与流的关系,还是统一的关系。蔡文成指出,伟大建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伟大建党精神作为党的精神之源,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聚合升华,二者在其体现的价值追求、政治属性、精神禀赋、精神内涵等方面具有高度的统一性,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理想信念、精神风貌、优良作风以及崇高品质。
要准确把握伟大建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关系,必须清晰地认识到伟大建党精神源自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早期党的实践活动(特别是党的一大的召开),以及工农运动的兴起有力地促成了伟大建党精神的萌发、形成、丰富和发展。柴尚金强调,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培育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但需要注意的是传承和弘扬包括伟大建党精神在内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不仅是保持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与生命力的重要要求,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伟大建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锤炼了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意志品质,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永担重任、永远奋斗、永怀初心等政治品格。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原副教育长柳建辉表示,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永远是我们党在领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永葆青春活力、永远朝气蓬勃、成就历史伟业的最可靠的精神动能。
继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物质文明极大发展,也需要精神文明极大发展。”当下,我国正踏上新的征程,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不断加强伟大建党精神的学理研究和阐释,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进一步推进构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才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在新征程上传承弘扬好伟大建党精神,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更加积极主动做到“四个自”,即“自发”“自觉”“自信”“自为”。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副部长段妍提出,“自发”,即自发阐释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深刻把握伟大建党精神在应时处变中的踵事增华;“自觉”指的是自觉完善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建构,立体而全面地展示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道德品格与精神世界;“自信”既包含了对伟大建党精神的自信,也包含了对在伟大建党精神引领下取得的百年伟大成就的自信;“自为”是建立在对伟大建党精神准确认知与清晰把握的基础上的知行合一,是将伟大建党精神这一精神标识转变为踔厉奋发、砥砺前行具体行动的过程。
要始终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断加强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学理研究阐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勇于承担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通过深化学理研究、生动阐释传播、深入践行“知行合一”,更好地为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贡献智慧。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田芝健表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更加准确理解、科学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核心要义、精神实质、时代要求、重大价值。要更加密切关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和宏大叙事。此外,要结合自己所在的学科专业方向,进一步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共党史党建学科优势,更好地推动基层党建研究和实践创新,努力在基层党建实情调研、实际难题破解、实践经验凝练、党建人才培养、制度创新和理论研究等方面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训练研究团队、多出创新成果。
要始终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不断传承好、发扬好伟大建党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在新征程上,要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就必须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指引,培育好新时代的青年。戴立兴认为,新时代青年是民族复兴的生力军、肩负着国家与民族的希望。做好红色资源保护、研究阐释、宣传传播工作只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基础和前提。我们要在面向全社会全面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同时,牢牢抓住抓好“青年”这一重点群体,大力推进新时代青年党员传承党的精神的相关工作,才能确保党的红色血脉代代相传。
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孙美娟
(本网记者段丹洁、吴楠、朱羿、赵徐州参与采访)